首页 > 村社简介
购物车
0

村社简介


  • 冀南古镇——大名府金滩镇

  • 卧龙2016年04月06日 16:28:10 浏览12220 回复2 金猪0

 

 

 

 

 

 

 

 冀南古镇——大名府金滩镇

 

 






在没有离开故乡之前,“故乡”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偶尔想起时,也肯定只是因为在某位作家的作品时感受到罢了,譬如,读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就会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乡愁气息,进而便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故乡了。
  金滩镇是我的家乡,运河流经的每一个古镇,都有自己的性格。运河沿岸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繁华的印记。卫河带着巍巍太行的壮美与淳朴,一路澎湃,一路欢歌,蜿蜒在广袤的豫北平原,奔腾到冀南大地,自南向北流过大名,金滩镇位于卫河的东岸。河西岸是古老历史悠久的红庙村,肥田沃土,麦谷飘香;河东岸金滩镇是车水马龙,经贸繁荣。
卫河水不时泛起层层浪花,亲吻着两岸。人们茶余饭后漫步河堤,尽情欣赏门泊东吴万里船,映日荷花别样红,浣纱女妩媚的倩影,小客轮迎送亲人婉约的笛鸣……
卫河母亲甘甜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冀南大名县儿女。金滩镇,因卫河人杰地灵;金滩镇,因卫河航运而闻名。

金滩镇最古老的街道青龙大街
金滩镇回眸
金滩镇地处大名县东北隅,古黄河金堤之上,金滩镇是一座很有味儿的古镇。一曰香味儿,二曰韵味儿。
先说香味儿,这香味儿浓郁醇厚、沁人心脾。
这香味儿来自于哪儿?来自金滩镇的各种小吃上,有烧饼、火烧、果子、气布袋、烧麦、包子、水煎包、甜果子、烧鸡、下水、胡家驴肉、酱牛肉、千层豆腐,五香豆腐丝等,其他还有儿童爱吃的拽糖、糖饴、鸡蛋饼儿、花机团儿、冰糖葫芦等,到集上还有吹糖人、炸菜角、糖糕的,可以说想吃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 
要说香,首先说金滩镇的烧鸡,究竟有多香?可以让你知味落轿,闻香下马,吃了足足可以让你想一辈子,闻异香而醒神……那可是香透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香透了一行行文字和线装典籍。在古镇鳞次栉比的店铺,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性:烧鸡,是待宾的招牌菜。在小时候一说家里来了客人,准备到集市上买菜,首先就会说买一只烧鸡,新女婿走丈人家烧鸡也是必备的礼品;走在大街上,你就会看到光彩熠熠的两个字:烧鸡。有“林东”烧鸡,有“孙林”烧鸡、“陈家”烧鸡、“马顺”烧鸡等。
说了烧鸡,我们再聊聊“逢源号”糕点,它是根据伊斯兰教的饮食习惯而制作的。逢源号糕点集古今清真糕点之精华,产品基本上是京式和苏式品种,选料纯正考究,天然要求十分严格,生产严格按祖传工艺和配方进行,从而保证了逢源号糕点制作精细,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外焦里嫩,保质期长等特点,深爱广大顾客欢迎。至今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人们订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都会带上几斤,特别是订婚的每天车水马龙的排着队等着买。逢源号糕点由于质量高、口味正,讲信誉而远近闻名,现在以质量、卫生、服务、信誉为根本,使传统民族糕点重振雄风,使我们古老的饮食文化重放异彩。
董家烧麦那更没的说,是金滩镇有名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据说早在清顺治年间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董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后在羊市街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董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后几经变迁,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最后坐落在大十字街北面,即现在的董家烧麦馆,由董氏后裔经营指导。董家烧麦的独到之处: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调料(精盐、酱油、味精、姜末、葱花、香油、佐料油(用葱、花椒、大料炸制的油)等)拌匀浸味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 之后即可包制,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令人望而生涎。
下面再说说蒋家烧饼,这蒋家的烧饼是一种采用独特工艺制作的烧饼。首先是制作工具非常特别,一个高2米以上砖炉,在砖炉的顶端是块圆形厚铁板,下面便是炉膛,中间是空的,上下之间的距离在50CM左右。下方使用木炭或者无烟煤加热,使其上方空间均匀受热。其次,制作烧饼的原料只有小麦粉和水,添加五香粉,在做烧饼之前先把面和好,和做馒头的程序相同,就是活出来的面特别软,然后把一块拳头大小的面团放在表面光滑的圆盘上,用手指来回拓大按压呈圆形,使其厚度适中,大小适中,撒上些芝麻。然后,把只做好的面饼(直径约750px)贴到上方的厚铁板上,再转成饼朝下烤制。正常情况下,三分钟以后,一个又薄又圆的烧饼就制成了。金滩镇蒋家的烧饼,制作简单,但是味道很棒。不仅保留的小麦的淀粉甜味,外面香脆,里面软嫩,而且非常有嚼劲,适合在农忙时节。老百姓一次买上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烧饼,可以吃好几顿。
“金滩镇的果子砸断台儿庄的砖”这句民谣讲的是金滩镇的果子炸出来,放置几天挺架而不软,果子又叫油条,有的地方还叫“麻糖”,据说来源于宋朝,时宋人怨恨厌恶秦桧害死岳飞误国,所以制成人形炸之,历经时代演变至今,出现了很多做法,金滩镇的果子大致分五种,一种是两根腿连在一起炸好摞起来算是一个叫“葡套”。一种是炸前就拧在一起,然后再炸叫“果子”,如果先把它用刀剁制成方箅子状再炸的叫“果箅(读pin)儿”,如果再把它炸焦了叫“焦箅(读pin)儿,”还有一种事先把面轻轻地先炸一下,成了筒状把鸡蛋磕破倒进去,再炸叫“气布袋”,如果把“葡套”夹在蒋家烧饼里一起吃,那就是有一句俗语“烧饼夹果儿吃了没火”,或者用我们当地的特色豆腐——千层豆腐,挑出来的豆腐皮卷起来吃,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谁能早晨吃上这个,可是令人羡慕不已啊!
说了香味,再说韵味儿。老城古色古香,人文汹涌流芳。中国共产党早期女党员,妇女运动的先驱郭隆真就出生在这个小古镇。
落日余晖中,你若在古镇的运河大堤上行走。逝者如斯,曾经的帆樯林立、商贾如云虽被历史淹没,但我内心依然响起奔走的歌谣,风吹流水,不舍昼夜。柳影里,荡漾着小镇的古韵。
卫河沸腾了,那波动的水,是节奏鲜明的鼓点;那掠过的浮云,是一面光照人间的明镜。当年,悠悠卫河横贯华北,远通京津,千百年来,无数城镇缘河兴衰,却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遗存和异常深厚的文化积淀。真可谓大江东去,逝尽千古风流,苍茫人生。
下河堤,走进老街,满眼斑驳的黑漆门面,雕花方格窗,一扇扇可以拆卸安装的黑板条门,仿佛穿越历史隧道。街道两边蜿蜒伸展近好几公里的古老店铺,尽管时间退却了曾经的辉煌,但古老的街道依然风韵犹存,似乎正回响着商贩的叫卖声。
时空交错,这叫卖声,仿佛幻化为惊魂摄魄的呐喊,穿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时空。金滩镇的韵味儿,当数风流人物辈出。明朝大理寺卿张卤退休回家乡河南仪丰(今兰考县)时,乘舟途经小滩镇,感叹这里舟船相接,商业繁华,随口吟出《泊小滩镇》:“从此官程水陆分,小滩公署接河滨。田畴弁麦时难稔,旅客帆樯日易曛。魏博提封连四域,汉家转饷急三军。囊中奏牍今犹在,去国匆匆未敢闻。”描绘了此地四通八达、舟楫竟发、商船汇集的繁荣景象。大概描述的是:自从我来到这个地方上任之后,即可以走陆路、又可以走水路了,我在小滩办公的地方紧挨着河边。田间的麦子、要想收割还不到时候,外地的商船风帆樯杆林立(可以看出当年金滩镇多繁华),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魏州的领导提封到这儿个地方、晋冀鲁豫四处交界。(过去的魏州指这一带,魏征狄仁杰为证),三军将士急匆匆的从此地路过,浩浩荡荡的急行军。我给朝廷写的奏折还在呢,这样的地方现实,匆匆的离开的时候到现在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打听了。 
后世山东金学孟拟《金滩镇赋》曰:“是岁初春,怀古踏访,来于清渊,聆于街巷。金滩之地,乃黄河之故道;黄沙起伏,诚往昔之疆场。凉风徐徐,不禁凄凉;莺飞鹂鸣,灿然回响。求知于好客之家,心悦诚惶;采访于博识之户,神采飞扬。仰望日暮,把盏于几案之上;俯拾箸羹,豪兴于美味之香。星升斗起,对语互相;风轻月皎,摇曳流光。既而主人曰:“不毛黄沙,家无珍藏,良夜有酒,醉又何妨?”布衣曰:“天高酒浊,月来探赏,地生茶精,日照芬芳。酒茶次第,安无宝藏乎?”于是对举金樽,连干三觞,感慨继后,大风吟唱:“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遂醉态如晃,自斟自酌三大白,旋即长吟:“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虽武穆之抒怀,岂非杨家之壮志乎?主人叹而肃然,曰:“既吾于彼时,亦当如此耳!”宾主相视而笑,历数杨门辉煌。少焉,静默复饮,谈女将锐不可当之势,话太君教诲爱国之长。促膝言语,时低时高,时沉时昂,如纵情歌唱,若激烈演讲,抑沉重之尤沉,扬激悦之尤扬。于是举足出门,向北遥望。万籁无声,风静不响。沙滩苏醒,点点闪亮;河水无波,熠熠星光。洋洋乎一派春色弄人,而忘乎于日久;洒洒乎到处春潮涌动,而记乎于天长。四顾寂寥,转而回房;欲罢不能,再饮再唱。不知其时间之所在,而纵乎于热血沸腾之狂放。几声金鸡啼鸣,忽远忽近,起而察之,不见啼声之来处。主人曰:“通宵达旦者,你我也,可乐乎?”布衣对曰:“古战场之夜谈,孰不乐哉?杨门英风,已然叠加,焉有不悦?”遂猝然倒地,酣然而睡。”写出了金滩镇悠久的历史和流畅千年的传说。
正沉思于金滩镇往事,不觉香味扑鼻,我才定了一下神,来到了林东烧鸡店,瞧见了柜台内摆放着的十几只烧鸡,屋内大锅里还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煮着满锅的烧鸡,桌上摆了一盘散开的烧鸡。
我吃过符离集的烧鸡,也品尝过德州扒鸡,更不止一次吃过这道远近闻名,香飘万里故乡的烧鸡,颜色酥黄,口感鲜嫩,和符离集烧鸡接近,比德州扒鸡更好,地地道道的金滩镇风味。进的门来,买了一只,禁不住打开吃上了几口,香进肠胃,满口流油,真乃人间美味!
吃罢烧鸡,又买了些鸡杂割。在金滩镇,吃啥味道都好,麦香味儿特浓。金滩镇,味道不错!
历史迷宫冀南古镇——大名府金滩镇

 


据《大名县志》记载,这里原来是卫河的一个渡口,后聚集为村落,因处于河滩上而得名小滩。“小滩镇在郡治东北,相去三十里而遥,户口近万家,水所经道也。”(《小滩镇浮桥记》)。“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畿辅安澜志》)特别是经过隋炀帝疏浚开凿为永济渠(系大运河的一部分)后,河运繁忙,舟船辐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集镇。这个村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每逢农历初一、初三、初六、初八为集市之日,可谓两天一小集、三天一大集,十天四个集,正像其村名一样,是一方聚金之地。
河运的兴盛,使这里商贾云集,市镇繁荣。金滩镇繁华至迟形成于元代,虽然元朝对大运河进行裁弯取直,改称京杭大运河,致使主航道移至今山东境内,但此段作为支流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明永乐间废海运行漕运,曾在小滩镇设置机构,专门负责水运事务。因金滩镇“南襟河洛,北通燕赵,东接齐鲁,西拱嵩行,舟行辐辏,民物阜殷,俨然一都市”。据《大名府志》(正德本)记载:“镇濒卫河,民居稠密,舟车辐辏,巡检司在焉,明岁河南京仓粮充运于此。”故而在金滩镇设立户部分司,督办河南、山东东昌府(聊城)、德州等地的漕粮兑运。此后,又相继设立巡检司负责维持治安,税课司负责征收税收。因河道淤浅有碍漕运,又增置元城县主簿一员驻金滩镇专职疏浚河道等水运事务。据村民讲每年在金滩镇守冻的船帮两三千人,镇内店铺、银号、当铺、酒店等等近百家,是繁华富庶之地。
金滩镇之名,始于清朝。据《大名县志》记载,同治年间,礼部侍郎毛昶熙奉命赴河南督办团练事宜,轻舟微服沿大运河南下行至大名府小滩镇,停舟上岸想看一看这座繁华小镇,不想被当地政要士绅闻之,得到隆重招待。因仰慕其书法,士绅斗胆提出一个非常奢侈的愿望,力请其为本村题字。但为官的书法家毛昶熙从不轻易留墨题字,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三不留原则”:一不留墨迹,二不留文稿,三不留钱财。毛昶熙对于自己的书法作品,只允许“铺墙壁上留两个时辰”,有“书不过两时,文不过一季,皆焚之于炉”之说,所以请他题字相当不易。也许是毛昶熙被小滩镇繁华景象所触动的缘故,出人意料的慷慨,很高兴地答应了镇上的请求。他见此地商船穿梭,店铺林立,商贾生意兴盛,日进斗金,遂取沙里澄金之意,提笔写下“金滩镇”三字。遗憾的是,他的墨迹还是没能流传下来,而“金滩镇”这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传了下来,小滩镇逐渐淡出人们的语言,“金滩镇”之名越叫越响了。
一座古寺见证着金滩镇的历史,这个寺叫金滩镇清真寺南寺,坐落在金北村大街路东,相传约建于元末明初。原有碑记,已于1958年大办水利时失没。据历代祖传,居住在金北村的杨姓,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而来。既然明永乐年间已有回族在此定居,按有回族定居必有礼拜场所的规律推断,该寺至少建于明朝。 
该寺占地面积2.5亩,原有古式门楼一座,上扣琉璃瓦,脊上有兽,前门上挂有金字大匾。上书“清真寺”。院内砖木结构的古式大殿一座,长30米、宽I7米,面积500平方米。大殿分由古棚、前殿、中殿、后殿四部分组成。前殿正中头门上有“普慈今世”金字木匾一块,殿顶两山均筑有兽,后殿是三攒式窑殿。殿内铺有木质地板。古棚是后来添建的。椽头上有民国三年的记载,前檐均有花棂窗门,门前左右各有一座方石碑。大殿东北是一排7间的南屋,作为水房,寺有后门,出去是一大坑,名曰“寺后坑”。据说是当时建寺挖土所成。寺院内南、北各有一棵直径五米左右的古槐。“文化大革命”中,把北边的一棵刨掉当柴烧了,另一棵幸存至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据80多岁老人回忆说;“他们记事时,槐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见古槐年代之长久。 该寺明、清两朝均有重修,民国3年(1914)年又加盖古棚出厦10间,到后来,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金滩镇清真寺

寺的古式大门改建为新式大门楼,拆掉了水房,建起了7间东屋堵住了后门、成为现在的状况。1982年清真寺恢复,回族群众李鹤祥将珍藏的伊斯兰标志琉璃月牙贡献出来,重新装上。1983年金北村筹资8500元又进行了修葺。使这座清真古寺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国务院宗教局考虑到对古寺建筑的保护、每年对全国各地有计划、有重点地、适当资助一些清真寺的修建工作。经过县、地、省民委等部门的请示报告,近年国务院宗教局对该寺的进一步修建,已拨款20000元,以示国家的关怀和重视。现在金北村干部和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对该寺已进行一次全面维修。
清真寺本身就是一部千年的通史。虽然没有文人咏叹的诗词歌赋,但一塔擎天,沉静于浮世,超然于物外。它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在于站立,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站立!它是自然之子,它的每一个飞檐,都来自向上的力量;它是一架梯子,沿着它可以爬上岁月的额头。
一座火神古庙寓意了金滩镇人对安居经商的美好愿望,清真寺一侧就是火神庙,据老人说在以往每年的农历正月27、28、29三天这里都要举办“火神庙会”。还说在“火神庙会”举办期间,到处人山人海,传统节目有高跷、秧歌、武术表演、莲花灯、火龙、花车、花船等,男女演员盛装上阵,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商业的繁荣要靠水神保佑,但稠密的商铺、住户更怕火神的光顾,那时的人们为避免火灾,只得以这种方式祭祀火神。虽然数百年过去了,如今早已不需要娱神祈福,但“火神庙”却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一座山陕会馆显现了金滩镇的繁荣,山陕会馆旧址位于金滩镇金中村,金滩镇东西大街,户部分司旧址东南约200米处。据考证,始建于清代中后期,为当时山西、陕西在金滩镇经商住宿及接待同乡的场所,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格局坐南朝北。整个建筑,最北端为大门,上有门楼,南为戏楼,戏楼早年被拆除,支撑的石构件也已经残缺,倒卧遗弃在一侧。戏楼南东西两侧有厢房各3间,最南端是是主房,现仅存5间,屋顶经过重修,室内雕梁画栋隐隐可见,精细考究的建筑和雕饰无不显示当年山陕商人的富裕。土地改革时期,会馆被征用,曾作为金滩镇印刷厂车间等。山陕会馆是金滩镇经济繁荣的见证,对研究山陕商人具有一定的意义。
多处朝廷衙门说明了历代政府对金滩镇的重视程度,户部分司遗址位于大十字街西边路北,建国后被改作了医院,80年代后期医院搬迁,金中村委会把房屋拆掉,改建成了农贸市场,当时有两个大粮仓也被拆了,现在底座的痕迹还可以看得见,大门也保留至今。朝廷在此设立户部分司,说明了金滩镇的繁荣昌盛。明代北京的供给依赖南方输送,运河漕运是主要的官方运输方式,在冀鲁豫扼南北水陆交通咽喉的金滩镇更成人漕运的重要枢纽,永清两代,户部在金滩镇设立专司漕运的分司,漕运的兴盛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金滩镇舟车塞道,贸易兴旺。豪商大贾云集。
户部分司周围也是活跃的商业区和冀鲁豫交界地区较大的货物集散地,这一带还有很多商业建筑。有很多商号院落,前面是进行贸易的店面,后边是商人居住的宅院。老盐店是旧时盐业专营时的管理机构,前半部分售盐、贮盐,后部是管理机关,有房屋上百间,是“前店后衙”的格局。此外金滩镇还有巡检司负责维持治安,税课司负责征收税收。
一座故居展示了金滩镇优秀的传统,郭隆真故居,位于金滩镇金北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郭隆真是大名县金滩镇人,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总理亲密战友郭隆真烈士,她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就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如办女子学校,解放妇女放足,反对封建礼教抗婚等至今广为流传,1931年4月5日凌晨,茫茫原野笼罩着夜幕,风在吼,黑沉沉的天似在啜泣,郭隆真、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被从济南第一监狱押往纬八路刑场,郭隆真昂然挺立,遥望天际,“宁可牺牲,决不屈节”!敌人的子弹穿透了她的胸膛,一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的优秀女儿——郭隆真牺牲了,终年37岁。郭隆真一生追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是一位民族英雄,巾帼旗帜。正如邓颖超同志对烈士的评价那样: “她有火一样的热情,爱护着国家、民族;亦同样以火热的高度,憎恨当时的亲日卖国贼”。“在五四运动中,在她一生的革命工作中,都证明她是一位坚决勇敢、不顾一切、精诚不懈的奋斗者”。刘少奇称郭隆真是“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又正确的大姐”。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永远的丰碑中,是邯郸市唯一被宣传的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电视台播放《英雄河北》节目中郭隆真被排在李大钊之后,第二名的河北英烈。




金滩镇的地理位置,非常玄妙,坐落于卫河岸边,建于古黄河大堤之上,置于冀鲁豫三省要冲,真乃位于卫河航运要地。据记载公元前六四六年,乙亥、金滩镇大运河沿岸一面街古码头

周襄王(姬郑)六年、卫文公十六年,齐田庄子率师伐晋,围阳狐。阳狐郭就是指的在这一带。
香醉尘缘
金滩镇的繁华,造就了一道道名吃,还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金滩镇西邻卫河,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人们依河而居,古街两旁大量分布着传统民居和建筑,有着浓郁的水旱码头特色,古镇城墙,街道传统建筑均因河而延伸,顺地形而建,有着独特的运河古镇风貌和肤理。
现在走在镇上会了解到有很多遗迹,比如了穿心店、翘翘庙、火神庙、南寨口,据老人说这是有人嫉妒张家,说张家的坟树影像一只大凤凰,慢慢长大蔓延,一旦喝到了水,张家就要出皇帝,会妨害当地,引发祸害,便请来了个南蛮子(风水先生)在青龙大街破了风水,当地老人们都说这是为了震慑张家的运势。当然这些都是迷信。其实民间早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国家都有兴衰,何况是一个家族。可也不能不说这是历史留下来的一些印记。 
金滩镇的张家,那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富甲一方”,说起张家不得不说一个在当地流传很广、老少皆知的一个被称作《竭信储粮》的典故。冀南古镇——大名府金滩镇

 


张家祖先为了多赚点钱养家糊口,农闲下来就在外面给人家打短工。东家是外地人,经常来金滩镇收购粮食贩卖。东家看张家祖先挺勤劳,有做生意的头脑,人也靠的住,慢慢地他把金滩镇的生意都靠给了张家的祖上,张家祖上把前期筹备的粮食都准备好了,就等东家来收,慢慢熟悉了,东家就不常来了,他对张家祖先说,“以后收购的事就交给你去打理了。有难处再联系。”后来有一年东家回家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张家祖先依然是把自己当成小伙计,该收粮食收粮食,该贩卖贩卖。就这样,产业越来越大。但是张家祖先依然是拿自己该拿的那份辛苦钱,剩下的全攒起来,等东家回来好交账,但是东家却一直也没有出现,派人出去打听,也打听不到。在张家祖先临终的时候,他告诫自己的后人,咱们永远是东家的伙计,一定要把生意照顾好,等东家的后人来寻,把资产一并还给人家。后人遵循遗言,生意越来越好,但东家的后人却一直没有出现。至此张家开始家业兴旺,事业飞黄腾达。
传至张基、张果两兄弟时期,是张家最鼎盛的时期,他们富了不忘贫,乐善好施,向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开粥厂接济穷人,设义渡方便卫河两岸客商、老百姓。二人在当地很有威望,朝廷还下旨封了二品官(户部员外郎),官府在家门前建牌坊,书功绩;并要求过张家门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因为一方面张家入仕,另一方面产业兴盛,张家是人丁兴旺,家业旺盛。至今现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张家的银子可晋上”,意思是张家没有散碎银子,都是足斤足量,可做官银流通,可以直接向皇上进贡,入库。
说到张家的家业兴旺,事业飞黄腾达,还要说说张家的药铺,那可“是穷汉子吃药,富汉子拿钱”,有着良好的声誉,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金滩镇镇的“大十字街” 向西走是“西小十字街”,就是当年最繁华处,因为那里紧挨渡口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从这里走向四通八达的全国各地。在过去十字街东南角有座两层小楼,挂金字招牌,上书“瑞仁堂”,这便是金滩镇张家药铺。关于张家药铺,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家发达后,生意开始分成两个产业,一个是经商,当时以贩粮为主,横跨多行业,至于都具体做什么,商号是什么,不得而知。另一个产业就是行医堂号“瑞仁”。 
这一日,一辆二马轿车在镇上奔驰而来,扬尘卷起,车把手并不减速,手持长鞭,不断吆喝:“乡亲们借光啊。”众人纷纷闪退路边。马车穿过大十字街,一直行驶到小十字街,二宝街口一栋灰砖绿瓦的店铺前,缰绳一紧,车停下,车上撩帘下来一中年人,他仰头看看“瑞仁堂”三字,撩长衫走了进去。见过坐堂大夫,言道:“张先生,我家主人病重,烦劳先生大驾,随我去府上瞧疾。”大夫点点头,曰;“稍安勿躁”。大夫略微收拾,拿上箱具诊包,随来人而去,二人出得门来,正要上车,耳听救命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一位穿戴衣衫襟漏的穷苦人,背着粪筐,跑至车前,“张大夫,我家老娘病的厉害,请您去家里看看。”大夫听后少微询问了一下病情,说:“老人家不要着急,上车慢慢说!”转身对中年管家道,“先送我去这位老大爷家里,再随你去府上。”管家面露难色,见大夫眼神坚定,不敢不从,三人一同上车。出诊两处,管家与穷苦人随同大夫回来抓药,药分两包,管家交钱,穷人却分文不收。大夫道:“烦劳先送至老大爷回住处,您再回家。”一路下来通过接触,管家已深深了解了大夫的为人,他点头称是……
“瑞仁堂”是张家的医药字号,行医大夫是张家的先人。据当地老人介绍说,“张家药铺,有个规矩,是穷人吃药,富人拿钱,既让穷人能看得起病,又不耽误自己的生计。”这个规矩在当地广为传颂,老百姓们都说“张家药铺是穷汉子吃药,富汉子拿钱”!
后来张家有一个后人,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做了捻子,失败后客死他乡,家人为躲避牵连追杀,关了药铺变卖家产,隐藏了起来。张家从此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此后的金滩镇也随着大运河船运的衰落,也随之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金滩镇因大运河而兴衰,是大运河流域城镇的代表。
运河古城
读大名府,就必须要读金滩古镇。因为,他是大名府有名的古镇。历代史书对其多有记载,明清史书达几十处,民国后更不用说了,这在全国同级别的村镇中是不多见的。且在明朝起金滩镇就作为了纳税大地,供应政府支出,据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年1558年)正月,始征小滩镇市课。因元城县附郭,供应倍于他县,而小滩镇商人获利已久,大名兵备副使侯一元于小滩镇设税课司,征小滩镇市课,作为元城县供应费用。”
古镇旁,有一条河,叫卫河,是我国最早的一条南北大运河。金滩镇的兴起,就因为占据了运河的要冲。
古时,黄河流境,多次泛滥与“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的连年征战毁灭了先秦时期的“阳狐郭”。黄河改道,勤劳的金滩镇先民,聚据渡口,摆渡为生,修房筑屋于古黄河金堤之上,自隋朝开挖大运河,宋元以后,金滩镇就为卫河的一个重要码头,明清时期,已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卫河金滩镇码头上下数里航运繁忙,成为冀南重要集镇之一。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百泉,合淇河、汤河、安河,流经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至河北省魏县,经大名金滩镇过山东省冠县,于徐万仓与漳河汇流后进入海河。
在卫河283公里的干流中,金滩镇段不过十几公里,从娘娘庙北入,自金滩镇北出,但就是这不到10公里的河段,因为居于河段要冲,成就了金滩镇历史的繁荣。
明清以来,“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金滩镇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在明朝先期,金滩镇已开始有集市;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乃至民国时期,水路更加畅通,南可达百泉北至天津、北京,金滩镇境内设有10多个码头,兴盛达到巅峰。形成了一座依托漕运而商业繁荣的城镇。
此后,天津拉动了金滩镇的经济发展,从南到北都会知道一句俗话“小滩龙王庙不听那一套”。 
到清代中叶,天津得漕运、海运和芦盐之利,已迅速发展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形成了一个“天津经济圈”:从开埠到民国时期,天津的经济影响很快覆盖了直隶、山西、内蒙古、山东及河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据记载,大量天津的布匹和其他洋货,经南运河和卫河输入到山东的临清州,河北的大名府,豫北的彰德府(今安阳市)、卫辉府和怀庆府(今沁阳市);这一时期,这些地区运往天津的药材、棉花等货物,经卫河下运,金滩镇正是一个集散地。另外,金滩镇在“天津经济圈”中之所以地位相当突出,除了通畅的水路运输之外,还有冀鲁豫三省交汇的得天之便,成为水路航运与陆路交通枢纽,是时将煤炭、布匹和其他洋货通过土路运往大名、冠县、莘县、朝城、聊城、济南、南乐、濮阳、清丰、等地,再将这些地区的棉花、粮食等土货运往天津。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史料记载,当时金滩镇河段“船桅如林”,每天可经3000船次,其中大船吨位在150吨以上,基本沟通了冀、鲁、豫等省的30多个大小城镇,金滩镇也因此获得了“小香港”的美誉。
现如今的金滩镇人精明开放,善于做生意,依然有很好的生意头脑,被附近村里的居民戏称谓“街上里、街滑得”,而金滩镇人戏成附近村庄的居民谓“外村里、乡下寡得”。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小街不大但商铺很多,有经营农产品的,有经营金属工具的,有经营服装的,可以说五花八门样样俱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做花生生意的很多。街上到处是收花生的场所,花生皮成堆。
彼时,金滩镇已经形成了三条南北大街,六条东西大路,无数条胡同,并且,四面还有5个城门,两个水门,周长以宽厚夯实的土墙环绕,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河上有吊桥,俨然成为一个戒备森严的城堡。
这座城堡,至今风韵尚存。特别是运河岸边的二宝街,中心的青龙大街,依然难掩曾经的辉煌。
落日余晖中,走进青龙大街,仿佛在穿越历史隧道。斑驳脱落的黑漆门面,两层破烂不堪的方格窗,一扇扇可以拆卸安装的黑板条门,街道两边蜿蜒伸展 
近1公里的古老店铺,似乎正在喊出古代商人的卖声。虽然,当年车水马龙的景象一去不返,但其中的一些商铺、宅院等建筑依然气势宏大,偶尔打开的雕花木窗、班驳的砖雕牌匾、精美的镂空檐板……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金滩镇的青龙大街更是以其显著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镇上最热闹繁华的商业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多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有传统的青砖结构的单层房屋,也有传统的木质结构两层楼,不过大都是青瓦覆顶。门面房三五间大小不等,有的挂前廊,有的不挂前廊,开间不到3米,进深4米左右。是楼房的二层住人,开方格窗。门面房后边是住宅,过道开在门面房左边。住宅多为一进院、二进院,院落不大,但布局严谨。主房为带廊瓦房,配房常有二层楼,这种布局在河北其他地方不多见。
过去青龙大街大型的建筑有绸缎店、郭家大院、顺兴馆、“林东”烧鸡老铺。路东有几座中西合壁式的商业门面楼房,十分显眼。其中“逢源号”糕点铺,在并不宽敞的街道中显得高大气派,两边楹联仍清晰地留有“京苏口味选料考究,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字样。
明清时期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有粮行、花行、酱菜铺、糕点铺、锡器店、绸布店、酒楼、澡堂、钱庄等。这些店铺无论外部装修,还是内部设置和服务模式都与天津有相似之处。经商者多达万人,大的商号近百处,较小店铺星罗棋布,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各县大大小的粮仓,煤场几十处,现在“厂门”、“冠厂”等村名都和这些有关。
上世纪60年代106国道从镇东穿过,70年代,彩虹般飞架两岸的卫河大桥加速了金滩镇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千百年来摆渡两岸行人的木船成为文物。80年代以后,金滩镇在106国道边建起了商场,金滩镇的商贸中心再一次迁移,从青龙街迁到了金滩镇的东边106国道上,两边建起了连绵十几公里的商贸楼房,从此金滩镇现代化的步伐一日千里,冀望借助邯大高速公路的通车东风,金滩镇的辉煌复兴早日再现,新时代金滩镇人企盼金滩镇将来能够神话般在河北东南方崛起。 
迈向新时代
金滩镇繁茂的集贸市场
金滩镇商业集聚区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